2016年8月21日 星期日

關於桌遊治療 其二

摘要:本次分享我們和大家聊聊,如果真的把桌遊列入治療關係中,且真正願意一同進行遊戲,那麼孩子的改變如何發生?如果加上專業者的介入,是否有較好的模式可以增進彼此的關係以及達成彼此的期待?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如果你已經做好陪伴小孩的心理準備,正想要挑選一款讓小孩跟你有一個共同競逐的遊戲,那麼或許你可以在這一段漫長的互動之中發現一些些小孩的改變。

“我不是專業的治療師,如何達到治療與改變”
比起讓專家(包含教師、治療師)來陪同小孩進行遊戲,我們則認為透過家人進行遊戲才是改善一切的核心,相較於「遊戲治療」來說,我們更推薦一種家庭互動模式:親子遊戲治療─由父母親自執行與孩子遊戲的工作,並在與孩子的遊戲之中進行及時的回應與互動,同時透過治療師的督導與賦能下逐漸改善遊戲間的家庭關係。
之所以建議採取這樣的模式來達到改變的效果,其原因如下:

(1) 即便我們不如治療師般專業,但是家長充份能夠掌握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有共同的生活與認知型態,避免在關係之中有訊息誤解的狀況產生。

(2) 孩子的行為狀況多半由父母及師長在孩子的真實生活中觀察而來,至少在孩子的生活上,父母真正地參與在其中。

(3) 問題的成因除了生理層面外,環境的因素也佔了大多數,透過父母陪伴遊玩的方式,或多或少可以解決在家庭互動上的風險性。

(4) 治療師及專家的建議是針對「互動」上的,而不是「對象化」的,同時在關係結束時對於小孩所需經歷的再適應過程,較好處理(因為父母仍會在生活之中陪伴著小孩),而不是將治療關係的重心放置在治療師與小孩之間。

當然,在這邊我們必須澄清,在治療系統中「遊戲」與「桌上遊戲」是有差異性存在的,前者的遊戲比較接近於「Play」的概念,而在道具上面是可作為遊玩的玩具,且在遊玩方式上面欠缺明文律定的規則,多半是遊玩者自行設定的;後者則「Game」的概念,是有著明確的目標及規則,所有參與遊戲的人都必須遵照這樣的模式來進行遊戲,其中的配件在遊戲中都有明確且不可替代的使用方式。

把有規則性的遊戲是否適合套入彼此改變的治療關係中,在成效上我們暫持保留態度,但在遊戲治療的概念上來說,與遊戲者的「互動」與「回饋」佔了治療關係中十分重要的角色;同樣的概念套用在桌上遊戲中,也是我們一直在推廣的,以互動為基礎的陪伴行為。
但相對於「遊戲」來說,「桌上遊戲」具有所謂的侷限性存在,因為我們所有的行為會受到遊戲規則的約束,但相對地來說,那將更聚焦遊玩者對於生活經驗的聯結與訊息上的解讀。但我們仍需要去辨識遊玩者在訊息解讀中所釋放出的訊息,通常越長期的陪伴,共玩者在這其中所能夠解釋的精準度將會越高。也是直接和大家分享:其實任何良性的轉變,都需要長期的陪伴及互動作為基礎,唯有我們耐心地對待彼此,我們才更有機會聽見彼此心中的聲音。
最後略提一下,既然是以家庭互動為核心的治療,且將桌上遊戲能夠巧妙運用在家庭互動之中,那在這樣的關係中,桌上遊戲、遊戲設計者、治療師之間的角色定位應該是怎麼樣的呢?以下是我們的一些看法:
桌上遊戲其實在整段關係中,桌上遊戲並沒有想像中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,比較貼近的是作為一種互動媒介與測試性的工具,我們可透過遊戲的經驗,了解孩子在遊戲過程之中所透露的訊息(包含願不願意接受這款遊戲作為互動的媒介、對於遊戲世界的訊息解讀模式、選擇歷程等等)。
遊戲設計者在家庭遊戲的關係之中其實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,除了營造出讓人願意投入的行為情境外(這個情境不見得是高度的快樂,之後有機會我們會再進行說明),更巧妙的是如何用遊戲呈現與生活經驗的聯結,進而讓玩這款遊戲的人也能夠有著類似的體驗與即視感。
而治療師則是運用自己的專業性,從旁引導進行遊戲的家長,建立出更好的互動模式(通常孩子的行為問題,有一部份確實來自於生活偶發事件中家長的回饋),在親子關係與孩子行為的塑造上,親與子的反應的皆佔了非常重要的成份,在治療師的建議與賦能上,讓教養者能夠以適切地方式進行回應,自然塑造出被教養者符合期待的適切行為。

以下有幾本書目,可以建議給想要好好陪小孩玩遊戲的人閱讀一下,即便我們不是非常專業的人員,但是對於專業具有一定程度的認知,至少不是件壞事:
《親子遊戲治療-透過遊戲增進親子關係》 Rise VanFleet著 心理出版社
《孩子的第一本遊戲治療書》 陳信昭 著 書泉出版社


以上分享,我們下次見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